运动“嗨”起来安全要牢记

运动“嗨”起来安全要牢记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不少市民开始恢复健身“打卡”,无论街头、社区还是专业运动场馆,锻炼的人群逐渐增多。篮球、足球、羽毛球,加上游泳、跑步,总有一种运动适合你。但是,由于运动人员增多,暑期也成为了运动安全“高危期”。以游泳为例,游泳消夏成为众多人的首选,特别是中小学生陆续迎来暑假,未成年人和儿童成为泳池的“主力军”。据统计,我国每年14岁以下儿童因溺水死亡的人数多达11万人。
只有保证运动安全,才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天热“燃起”市民锻炼热情
7日清晨6点30分,71岁的李建明老人与68岁的张振旺老人如约来到英雄山赤霞广场入口处,“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集合,然后沿着英雄山路跑到大观园吃早饭。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3年,除了恶劣天气没法跑步,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耽误过,但今年疫情最严重那两个月没有活动。”李建明告诉记者,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会坚持跑步,通过这种锻炼方式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正在一旁热身的张振旺说:“疫情期间在家里没出来运动,感觉自己胖了许多。”
在市区南部某大型社区的室外篮球场内,一对父子“激战正酣”,他们正在进行全场运球比赛。“整个上半年几乎没有运动,孩子都胖了,出来跑两步就喊累。”市民丛先生对记者说,他为了让孩子运动可谓“煞费苦心”,使出各种办法诱导孩子到户外锻炼身体,“通过这种在球场上的互动,希望能够增加孩子锻炼的兴趣,这样大人也能跟着一起活动。”
游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同时也是大众在夏季消暑的选择。近日,王女士正在和我市一家健身俱乐部的业务员进行沟通。她说,由于疫情和季节等客观因素,已经大半年没有“畅游”了,夏天到了,正是游泳的好时候。经过认真比对,王女士最终选择了一张适合自己的游泳卡。
保证安全才能享受运动乐趣
“安全”是运动逃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夏季来临,长跑以及球类运动增多,大运动量甚至伴随对抗性的运动极易造成运动伤害。

timg (11).jpg


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科主任路亮表示,运动不当反而会让身体受到伤害。“市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运动,运动不过量是首要原则,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防护。”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运动医学专家、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孙启彬说,足球、篮球运动常常需要身体做出急转、急停甚至90度变向等“超常规动作”,关节伤害极易发生。因此,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不妨先牵拉身体,再慢跑,然后再进行有球训练。长时间不运动的球友们更要如此。当身体微微出汗、达到一定的呼吸标准时,才能下场踢球,这是预防运动伤害的“第一道关”。另外,运动结束之后,也要做好放松运动,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球类运动以及长跑会增加膝盖前项十字韧带损伤的发生概率。即使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一旦感觉不适,要立刻停止运动,买几支雪糕,用冰敷的方法“冷却”疼痛处。如果前项十字韧带受伤,会导致“打软腿”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及时就医。
游泳初学者、未成年人和儿童是溺水的高发人群。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防溺水讲师、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赵强说,在溺水者之中,既有不会游泳的人,也有会游泳和水性好的人。赵强说:“海边、湖边、河边、水库、池塘等水域,均是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无论游泳技术如何,这些地方均不能下水游泳,正规游泳馆的泳池当是游泳的首选。”
游泳溺水救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岸上救援胜于水中救援、多人救援胜于单人救援、间接救援好于直接救援。发生意外,要第一时间向岸边人员、救生员呼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擅自在水中进行救援。

安全小贴士
   溺水后正确施救方法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侧向一边,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打开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心肺复苏:对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或使用AED除颤仪施救,等待120到来。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在线咨询

电话 4000808351

其他资讯

Other Info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救命神器”

“有人突发心脏骤停倒地,急需救助。请这位女士帮忙拨打120并告知我结果,请这位先生帮忙找附近的AED和其它急救器材,现场有会急救的请一起帮我”,这是所有了解院前急救的急救员在碰到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时会发出的寻求帮助的信号,可是在听到这样的紧急呼救后,很多人都在问:“AED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AED除颤仪详细抢救流程

发现突然意识丧失倒地者,首先确定现场安全,采用动作或呼叫来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如拍病人肩部并呼叫:“你怎么了?”对有反应者使其采取自动恢复体位;无反应病人应采取平卧位,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

“急救神器”AED离我们还有多远

你知道AED吗?9月12日是世界急救日,日前记者在广州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大部分人不知道AED是什么,而知道的人普遍反映“不会用、不敢用”

用AED救人,是否可免责?广州最新回应

1月29日,信息时报推出两会报道《加快推广并建立AED急救应... …

搜索文章

Search Articles